767 操作標準程序

本文純屬個人意見,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場。

標準程序的重要 :

把一架飛機從出發點飛到目的地,套一句俗語 : "戲法人人會變,各有巧妙不同。" 而且在航空界很多做法是見仁見智,沒有哪一種方法是一定正確。那麼為什麼要有一套標準的操作程序呢 ?

現在航空公司多以至少兩人為一組搭配飛行,而這些搭檔每次都不一樣。使用標準程序可以使這些不同背景、不同語言、不同文化、甚至不同飛行經驗的飛行員,在搭配上較不會產生困難。對飛行員個人而言,養成一定的操作習慣和模式也可以減少錯誤發生的機會。對航空公司而言,標準程序代表著公司的政策與規範,標準程序制定的好壞,直接反映出公司的技術與飛安水平。

一般來說,標準程序都是經由許多專家審慎的制定,也經過實務經驗不斷的驗證,並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與習慣。因此航空公司不僅要制定一套好的標準程序,更要嚴格要求所屬確實遵守。

以下以波音767為例,簡單介紹正常操作程序 ( 不牽扯到異常狀況與緊急程序 )。值得附帶一提的是,所有程序都必須經由民航局認可,才可以公佈實施。



一. 起飛前檢查

通常我們會在起飛時間前 2 小時報到,由簽派員提供天氣資料與NOTAM,並進行任務簡報。起飛前一小時抵達飛機,主飛的飛行員 ( Pilot Flying,簡稱 PF,可以是機長或是副機長 ) 在飛機內檢查並設定所有儀表, PNF (Pilot Not Flying) 則作機外檢查與載重平衡的計算。PF 把航路輸入到飛航管理電腦 ( Flight Management Computer,簡稱 FMC ),兩人交互與飛行計劃書核對,確認航路正確的輸入電腦中。這些都完成之後,有一項檢查表叫做

Cockpit Checklist
。主要的項目有 :

  • Oxygen - checked ( 失艙壓時用的緊急氧氣系統 )
  • Cockpit Windows - closed and lock
  • No Smoking/Seat Belt Sign - on/on
  • Pressurization - landing field elevation _ ft ( 座艙加壓系統的設計,必須預先指定欲降落機場的標高 )
  • Flight Instruments - cross checked, no flag ( 如果有儀表故障,會有個小旗子顯示 )
  • Altimeter - _ hPa/inch, _ ft ( 依照QNH設定,並比較彼此的讀數 )
    Fuel Control Switches - cut off ( 引擎燃油閥開關 )

接下來由 PF 作離場程序提示主要項目有 :

  1. 起飛的外型與推力設定 (如重量許可,未必需要全推力起飛)。
  2. 起飛過程若發生引擎故障的處置方式。
  3. 航圖上的標準離場程序與導航儀器設定。
  4. 航路最低安全高度。
  5. 特殊程序(如低噪音起飛程序,除冰裝置等)。

主要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,現在就等乘客登機,及貨物裝載。大約後推前 5 分鐘,裝載管制員會送來載重平衡表,飛行員將實際零油重及重心位置輸入電腦,確定實際起飛重及推力設定在安全範圍,並算出起飛所需要的配平設定 ( trim ) [註 1],以及起飛時的決定速度 V1,帶桿速度 Vr,及起飛後最小速度 V2。同時此時也需要通知航管單位,以取得航路許可 (IFR Enroute Clearance)。



二. 後推與啟動

當所有艙門關閉,並得到座艙長的 Cabin Secured 信號之後,即可向地面管制台要求許可後推及啟動引擎。在啟動前有一項檢查表叫做

Before Start Check :

  • Red Anti-collision Light - on (外部燈光的一種,表示引擎啟動)
  • Hydralics - pumps on (液壓系統負責煞車、起落架、操縱面等)
  • Fuel - _ tons (檢查油量正確,燃油幫浦啟動)
  • Trim - _ units,0,0,set (升降舵配平依照起飛所需設定,方向舵及副翼配平歸零)
  • Parking Brake - set/released ( 如果已開始後推,當然是放鬆的 )

啟動引擎時,必須先將空調關閉,因為啟動器與空調同為氣壓驅動,而 APU ( 備用動力系統 ) 所提供的氣壓不足以同時供應空調與引擎啟動器,因此此時必須暫時犧牲乘客之舒適性。將啟動器開關打開,引擎開始轉動。當 N2 轉速約 20% 時,打開燃油閥開關開始供油,引擎轉速會持續增加,當 N2 到達 50% 時,啟動器會自動關閉。當 N2 達到約 66%,N1 約 26%,EGT 約 360 度,讀數趨於穩定,啟動即算完成。通常當啟動器自動關閉時即可繼續啟動另一個引擎。

所有引擎啟動完成後,機長會通知地面人員許可脫離。拖車離開,機務人員則會做出 All Clear 手勢。啟動完成後有一項檢查表

After Start Check :

  • Engine Anti-ice - on/off ( 如果氣溫低於10度並且空氣中有液態水,須打開除冰裝置 )
  • Left and Right ISO switches - off ( 有關氣壓系統的操作 )
  • Recall - check ( EICAS系統的操作 )
  • Auto Brakes - RTO ( 放棄起飛時會自動啟動最大煞車力 )

完成後向地面管制台要求許可滑行。



三. 滑行

離開停機坪較擁擠的區域之後,即可將襟翼放下至起飛位置,並進行操縱面檢查。.注意觀察控制面指示器,看看所有控制面是否能順利達到最大移動範圍。操縱桿的推拉,以及方向舵踩放,都要能到底沒有阻礙。然後執行檢查表

Taxi Check
:

  • Flight Controls - checked
  • Take off Briefing/Data - completed ( 有時離場程序會臨時改變,如果臨時換跑道,則起飛推力及速度也要重算 )

接近跑道時地面管制台會叫我們與塔台聯絡,座艙長也會給我們Cabin Ready 的信號。若塔台許可我們進入跑道,機長會給座艙長準備起飛的信號,並打開所有的外部燈光 ( 航行燈、防撞燈、落地燈 ),然後執行檢查表

Before Takeoff Check :

  • Cabin Staff - Alerted
  • Flap - 5 , 5 ( 確定設定桿及指示器都在正確位置 [註 2] )
  • Radar - on/off ( 氣象雷達,視情況操作 )


四. 起飛

獲得起飛許可後,機長會將油門推到 N1 約 70%,確定所有引擎穩定之後,喊出 : " Stable ", PF 則說 : " Set takeoff thrust ",機長按下自動油門 N1 鈕,推力增加至起飛推力時,PNF 喊出 : "Takeoff thrust set "。這就是為什麼起飛時聽引擎加速的聲音好像總是分成兩段,不是 " 一氣呵成 " 的感覺 [註 3] 。飛機加速至 80節 [註 4] ,PNF喊 : " Eighty ",PF 則說 : " Check " [註 5]。當速度到達決定速度時,PNF喊出 : "V1 ",機長則將手離開油門。速度到達帶桿速度時,PNF喊出 : " Rotate " ,PF 將操縱桿向後拉,將機頭仰角帶至大約 15 度。當爬升率大於每分鐘 500 呎時,PNF 喊出 : " Positive climb ",PF 則說 : " Gear up " ,PNF 將起落架收起。

離地 400 呎,PF會選擇 Heading Select 或 LNAV。離地 1000 呎,選擇 Flight Level Change 或是 VNAV。引擎推力會自動調整至爬升推力,PF 則將機頭仰角壓低至 10 ~ 12 度,開始加速,當速度通過 Vref+40 時可以收襟翼至 flap 1,通過 Vref+60 時可以收襟翼至flap up。 Vref 大約是當時重量下的失速速度的 1.3 倍。這時有空就可以做起飛後檢查表

After Takeoff Check
:

  • Landing Gear - up
  • Flap - up
  • Transponder - TA/RA ( 有關飛機防撞系統TCAS的操作 )



五. 爬升

在 10000 呎以下,空速不得超過 250 節,除非飛機過重,250 節仍低於安全速度,如此應向航管報告,基於操作需求要求保持 _ 節空速。此時注意力應放在飛機的操控,及是否有別的飛機接近。通過 10000 呎時,PNF 喊 " Ten Thousand ", PF 喊 " Check " 然後機長會將落地燈關閉,並以 PA 系統廣播 : " Cabin Attendent Service Check " ,表示空服員可以開始起來服務了。PF 將機頭仰角壓低至約 5 度,飛機開始加速至 310 節左右,並保持該速度繼續爬升 ( 隨重量而有不同 ) 。通過轉換高度 ( 台灣是 11000呎 ) ,PNF喊 : " Transition Altitude " ,兩人將高度表撥定值設定為 1013 hPa 或 29.92 inch,並喊 : " Standard Set "。

隨著高度增加,真空速開始提高,馬赫數也隨之提高。當馬赫數到達 0.8 時,即保持 0.8 馬赫的速度爬升。在整個爬升過程中,引擎一直保持在爬升推力,電子引擎控制系統 ( Electronic Engine Control,簡稱 EEC ) 則會根據高度、外界溫度等狀況自動調整爬升推力。速度則是由機頭仰角來控制,仰角加大就減速,仰角減小則加速。如果遇到亂流,最佳的穿越速度是 290 節或 0.78 馬赫。最大爬升率速度在 290+-14 節之間 ( 視重量而定 ) ,最大爬升角速度約為 Vref+80 節。

隨時注意引擎儀表指示,因為此時引擎處於高負荷狀態,出現狀況的機率較大。最常見的就是震動值 ( Engine Vibration ) 過大。此外隨著高度增加,也要適時調整氣象雷達角度,以掌握雷雨雲的準確位置。



六. 巡航

通過強制報告點必須向航管單位作完整位置報告。在飛行計劃書上,通過的航點應記下時間、油料。隨時注意引擎、液壓系統等狀況。如果飛機平飛時一直有 " 斜一邊 " 的現象,則應調整方向舵配平。備用的 VHF 無線電用來監聽緊急頻道 121.5,調整氣象雷達角度與靈敏度,若發現雷雨雲應儘早閃避。注意燃油溫度,如果低至燃油冰點 3 度以內,則必須降低高度或增加馬赫數以增溫 ( 通常發生在極長時間的飛行 ) 。注意飛機重量的變化,隨著燃油消耗,飛機重量會減輕,適時向航管申請較高之空層,盡量保持在最佳高度。



七.下降與進場

在準備下降前,我們會收聽目的地機場的天氣狀況 (ATIS ) ,向乘客廣播抵達時間及天氣。 PF 作進場提示,包括 :

  • 航路最低安全高度
  • 標準進場程序,導航儀器設定
  • 決定高度與重飛程序
  • 特殊程序 ( 如降落後預計在何處脫離跑道,自動煞車設定等 )

準備完成後,執行下降檢查表

Descend Check
:

  • Approach Briefing - complete
  • Seat Belt Sign - on
  • Pressurization - landing field elevation _ ft
  • Speed Bugs - _,_,_ (設定在Vref, Vref+40, Vref+80)
  • Recall - check

獲得下降許可後,即可開始下降。噴射機理想是以 idle thrust下降最經濟,但是 EEC 會自動調整 idle 的值,N1 大約在 45% ~ 30% 之間,隨高度下降遞減。此時用機身仰角來控制並維持一定的空速。以 767 的空氣動力特性,這樣的下降角度大約平均在 3 度下滑角,也就是一般 ILS 的下滑角,每下降 1000 呎大約可以前進 3海浬。以此推算,在 3 萬呎高度,約可以滑降 100 海浬的距離。當然 767 有 FMC,可以做很精確的計算,包括考慮風的因素,並且以 VNAV 模式下降,使飛機一直保持在精確的下滑道上。但是如果開始雷達引導,飛行路線不是按照預期進行,則 FMC的計算就無用武之地了。

通過轉換空層 (台灣是 FL130 ),PNF會喊 : " Transition Level ", PF會說 : " QNH _ hPa/inch, passing _ ft,now ",兩人將高度表撥定值設定在 QNH,並比較讀數後,執行進場檢查表

Approach Check :

  • Altimeters - set and cross check
  • APU - run/off
  • NAV Aids - set

通過 10000 呎,PNF 喊 : " Ten Thousand " ,PF 喊 : " Check " 。機長將落地燈打開,並以 PA 系統廣播 : " Cabin Attendent Service Check ",表示空服員停止服務,準備降落。在到達 10000 呎前,指示空速應減低至 250 節以下,10000 呎以下指示空速不得高於250節。

距離機場約 20 ~ 15 海浬,開始放襟翼至 flap 5,減速至 Vref+40 許多儀器進場程序都是根據 standard rate turn 的速度設計的,如果速度太高,是別想把進場程序飛好的。良好的速度控制可以說是高速的大型飛機飛儀器進場的一大訣竅。在開始進行儀器進場前,必須收到並確認主要進場導航信號的摩斯識別碼 ( Ident Tone ) 無誤。

離地約 2500 呎,雷達高度表開始出現讀數,PNF 會喊 : " Radio Altimeter Alive ", PF 則喊 : " Check " 。當 localizer 指標開始移動,PNF 會喊 : " Localizer Alive " , PF 喊 : " Check " 。當 Localizer指標達到正中時,PNF 喊 : " Localizer Captured ", PF 喊 : " Check "。當 Glideslope 指標開始移動時,PNF 喊 : " Glideslope Alive " , PF 則喊:" Check ",並且命令 : " Gear down,flap 20,speed Vref+20 "。 PNF 按指示動作,當 Glideslope 指標達到正中時, PNF喊 : " Glideslope Captured ", PF 喊 : " Check " ,並下令 : " Flap 30, speed Vref+5 [註 6]

landing check"。

  • Cabin Staff - alerted
  • Landing Gear - gown,3 green ( 三個綠燈表示全部放下並鎖定 )
  • Spoiler/Autobrake - arm,_ ( 自動減速板放在待命位置,自動煞車視需要設定)
  • Flap - 30,30 ( 設定桿和指示器都在30位置 )

在離地 1500 呎前應完成落地外型 ( Landing Configuration ) 的設定,並減速至最終進場速度。通過外信標 ( Outer Marker ) 或 Final Fix 時,PNF 會說 : " Outer Marker (Final Fix), _ ft ( 根據航圖 ) ",PF 則說 : " Check ( 檢查實際通過的高度 ) " [註 7]。離地 1000 呎,PNF喊 : " 1000 ft, DA(MDA) _ ",PF 則說 : " Command " 或 " Flight Director " ( 視當時為自動駕駛或手動駕駛 )。離地 500呎,GPWS自動報出 : " Five Hundred " PNF 喊 : " Stable " [註 8] ,PF 則說 : "Check"。到達決定高度前 100 呎,PNF 報 : " Approaching Minimum "。到達決定高度,PNF 報 : " Minimum ",PF 則說 : "Runway insight,landing " 或是說 : " Go around " ( 如果沒看見跑道或進場燈 ) 。



八. 落地與關車

Flare 的時候仰角不要太高,以 767 而言,起飛時仰角 8 ~ 9 度就可能機尾打地,降落時角度更小。因此通常我們 flare 仰角不超過 5 度。只要進場速度正確,通常 3 ~ 5 度都很標準。理想的落地點應該在跑道中心線上,並且在 Touch Down Zone (通常是跑道前 3000 呎範圍內 )。主輪觸地後自動減速板會升起,PF 則拉起反推力器拉柄 ( Thrust Reverser ) ,自動煞車也會開始作用 [註 9] 。當速度減到 80 節 ( 指示空速 ) ,PNF 報 : " Eighty " ,PF 將反推力器慢慢推回 reverse idle 位置。速度減至 60 節,PNF 報 : "Sixty " ,PF 則視狀況解除自動煞車準備脫離跑道。

脫離跑道後,將減速板及襟翼收起,啟動 APU,關閉氣象雷達。執行落地後檢查表

After Landing Check :

  • Spoiler/Auto brake - off
  • Flap - up
  • Trim - 2 units
  • WX Radar - off/test
  • Wing Anti-ice - off
  • Exterior Lights - Set ( 將strobe light及大落地燈關閉 )
  • APU - run

進入停機坪後,拉起手煞車 ( Parking Brake ),將燃油閥開關 (Fuel Control Switch ) 關閉 ( Engine Shutdown ),安全帶燈號熄滅。關閉燃油幫浦開關,關閉引擎除冰裝置,關閉液壓幫浦,關閉外部燈光。與地面機務人員建立聯繫,確認輪檔已經放好,放鬆手煞車。執行關車檢查表

Shutdown Check :

  • Red Anti-collision Light - off
  • Hydralics - set
  • Fuel Pumps - off
  • Engine Anti-ice - off
  • Seat Belt Sign - off
  • Parking Brake - chocks in,released
  • Fuel Control Switches - cut off
  • IRS's - check



結語 :

不同的飛機雖然系統不同,但是大原則和許多重要的項目是大同小異的。在 FS 裡雖然沒辦法模擬這麼多的系統,但是還是可以找出最重要的一些項目,自己設計為屬於自己的操作程序與checklist,相信可以大幅減少犯錯的機會,並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。祝大家飛行愉快。



附註 :

  1. 起飛資料的計算,必須兩人交互檢查、核對,如果計算有誤,將造成危險後果。曾經有一個案例,副駕駛將起飛所需的配平量算錯了,正駕駛也沒有發現。結果起飛帶桿機頭猛然上升,不僅機尾打地,離地後更因仰角過高造成失速。

  2. 大部分重型飛機起飛都要用一些襟翼,否則離地後會因為浮力不夠而失速。但是襟翼設定太大,則爬升阻力太大,萬一發生引擎故障也會因為阻力太大而無法爬升。因此 767 的起飛設定在 5 ~ 20 之間,正常操作都用 flap 5 起飛。 767 並有 Take off configuration warning,如果 flap 不在 5 ~ 20 之間,而油門推至起飛推力位置,則警告聲大作,必須立刻放棄起飛。

  3. 噴射引擎轉速的提昇是無法立即反應油門的動作的,或多或少都有點延遲。尤其由怠速增加至起飛推力,spool up 的時間可能兩具引擎不一樣。如果一下子加得太大,一具引擎加速得快,一具加速得慢,就會造成推力不平衡,而且在飛機還沒有速度的狀況下,方向舵沒有足夠的作用力去抵銷,很快就會偏出跑道。因此先加速到 N1 70%,確定所有的引擎都已經達到相同轉速,,由70% 再到起飛推力就很快了。

  4. 一節 ( knot,簡寫 kt ) = 每小時一海浬 ( Nautical Mile,簡寫 NM ) 一海浬 = 1.852 公里,地球由赤道至北極的緯度差有 90 度,其中一度等於 60海浬。

  5. 此時是指指示空速達到 80 節,兩人並彼此核對空速表是否正確。如果兩人的空速表讀數不同,則應該放棄起飛。空速表不準是相當危險的事,很多案例是因為空速管堵塞,或是正副駕駛空速表讀數不同,造成對速度誤判而失速。

  6. 最後進場速度 ( Final Approach Speed ) ,通常是由 Vref 加上某個對風的修正值。這個修正值則是逆風分量的一半加上全部的 gust。例如降落中正機場的 05L 跑道,風 050 / 12 gust 20,則修正值為 12 / 2 + ( 20 - 12 ) = 14。然而這個修正值最多不超過 20,最少不少於5。這些都是防止風速突然改變造成空速低於安全範圍。

  7. ILS 的 Glideslope 或 Localizer 都會產生所謂的 Side Lobe,這些是不正確的假信號,就像無線電的倍頻伴隨產生。雖然通常強度很低,不至於造成影響,但是如果攔截信號的位置不好,有時可能就攔到假信號。幾年前一架飛機在林口、龜山附近撞山,據悉就跟這有關。 Localizer 我們可以用其他助航設施如 VOR、NDB 等交互比對,來確認正確的信號 ; Glideslope 則利用距離與高度關係交互檢查,進場圖上都會註明通過 Final Fix 時正確的高度應該是多少,如果我們飛在正確的下滑道上,高度就應該跟圖上吻合。

  8. 此處 Stable Approcah 我們的定義是 : Localizer 和 Glideslope 偏差在一個刻度以內,速度在設定速度的 +0 ~ +15 kt 以內下降率不超過每分鐘 1200 呎,引擎不是在怠速狀態。如果此時沒有達到以上所有條件,則必須重飛。如果在儀器天氣 ( Instrument Meteological Condition, IMC ),必須在離地 1000 呎前達到 stable,否則必須重飛。

  9. 如果此時應自動作用的系統而未作用,則 PNF 要喊出來。例如有時落得太輕,自動減速板不會上升,那就報 : " Spoiler! " 有時落地發生彈跳,自動煞車可能會自己解除掉,那就報 : " Auto Brake!" 有時 reverser 會卡住,那就報 : " Left (Right) only "。這樣 PF 才不會誤以為自動系統仍在操作而不採取任何減速措施。



作者:朱怡泰 ( Julian )

MailTo:[email protected]

KHH 至 TSA 的錄影檔使用方法:先開啟 767-Demo.STN。就可以把作者錄影時的導航調整、天氣狀況等忠實的呈現出來。再開啟 767-Demo.VID 便可開始觀看本文的錄影示範檔。

Situation 下載按這裡 ,Video 下載按這裡